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苏武传 教案5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苏武传 教案5第2页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

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

为降虏于蛮夷 (介宾后置)

单于子弟发兵与(之)战 (省略句式)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教师引导学生沉下心阅读文字,亲近文字,为后面的解读铺垫。积累句式要善于抓住特殊句式的形式标志来准确判断,善于在学习中归类。

(二)词类活用

单于壮其节 (意动)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

欲因此时降武 (使动)

其一人夜亡 (名作状)

为什么"壮"是意动?"归""降"是使动?"夜"是作状语?推演出一般规律并联系已经学过的句子来佐证。

(三)古今异义

且陛下春秋高(年纪)

汉亦留之以相当(相抵押)

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提拔)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对老人、长辈的尊称)

欲因此时降武 ("因",趁机;"此",这)

武等实在("实",确实;"在",存在)

3、思考:课文记叙了苏武的哪几件事情?表现了苏武的什么品性?

明确:课文先后记叙了苏武的两次自刎、两次反劝降和北海牧羊几件事,表现了苏武坚定的信念、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表现了苏武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节。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苏武以气节而光照千秋。两千多年来,他砥砺着无数仁人蹈死不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将不屈之信念、不朽之爱国精神大旗高高标举,猎猎作响于历史的时空。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体会苏武的铮铮铁骨、拳拳爱国心以及作者如何用高超的手法来体现他的这种精神气节。请大家合作探究,细心研习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