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4 2.1 波的形成和传播 教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4 2.1 波的形成和传播 教案第2页

  (1)、将丝带一端用手指按在桌面上,手持另一端沿水平桌面抖动,在丝带上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向另一端传播。

  (2)、在丝带上每隔大约2~3cm用墨水染上一个点,代表丝带上的质点。重复步骤(1)。观察丝带上的质点依次被带动着振动起,振动沿丝带传播开去,在丝带上形成凹凸相间的波。

  ①思考:丝带的一端振动后,为什么后面的质点能被带动着运动起?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丝带剪断,后面的质点还能运动吗?___________

  ②分析:丝带上凹凸相间的波形是怎样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参阅课本第3页)

  ③观察丝带上的质点是否随波向远处迁移?__________

  实验(二),观察波动演示器上凹凸相间的波:(因器材有限,可以教师操作,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实验步骤:

  (1)、逆时针转动摇柄,演示屏上的质点排成一条水平线。(表示各质点都处在平衡位置)

  (2)、顺时针转动摇柄,各个质点依次振动起。(注意观察各个质点振动的先后顺序)

  现象:①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刻_______,从总体上看形成凹凸相间的波。

  ②各质点的振动沿________方向,波的传播沿_______方向,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___。

  ③质点是否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_______

  这种波叫做横波,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实验(三),观察弹簧上产生的疏密相间的波。

  实验步骤:

  (1)、拨动水平悬挂的柔软长弹簧一端,产生一列疏密相间的波沿弹簧传播。

  (2)、在弹簧上某一位置系一根红布条,代表弹簧上的质点,重复步骤(1)。

  ①观察:红布条是否随波迁移?________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

  ②分析:弹簧上疏密相间的波形是怎样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类比丝带上波产生的分析方法,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四),观察波动演示器上疏密相间的波:

  实验步骤:

  (1)、逆时针转动摇柄,演示屏上的质点排成一条水平线。

  (2)、顺时针转动摇柄,各个质点依次振动起。

  现象:①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刻________,从总体上看形成疏密相间的波。

  ②各质点的振动沿________,波的传播沿_______方向,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___。

  ③质点是否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_______

  这种波叫做纵波,在纵波中最密处叫做密部,最疏处叫做疏部。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①不论横波还是纵波,介质中各个质点发生振动并不随波迁移。因此,波传播的是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介质本身。

②波传前,各个质点是静止的,波传后开始振动,说明他们获得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