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案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案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产的重要工具。那时候的农具,都比较粗笨简单。

  最早的松土和挖土的耕作农具:

  耒:是削尖的木棒,后发展为双尖的木叉。

  耜:形状像现在的铲和锹。有木耜、骨耜和石耜

  (2)耕作技术提高: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这样,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3)农作物种类: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4)人们生活: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农业生产的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施肥、灌溉技术的掌握和提高等。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西汉时的耦犁(西汉赵过)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的进步

  春秋时期的垄作法

  西汉时的代田法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的发展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试从农具进步的角度来说明生产力的进步。

  1.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2.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

4.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