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对于胶体这部分内容,教科书只介绍了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以及胶体的介稳性和胶体的聚沉只是在科学视野栏目中作了简单的介绍,并不要求做具体的展开。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了解胶体概念与丁达尔效应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分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三种分散系分类和性质的比较 提炼的课题 分散系及其分类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PPT、练习册、课本等 教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修改 将事先准备的样品(贴上标签)分装在烧杯中,请学生根据物质属性进行分类。
对学生的分类进行评价,与学生一起分析,引出"分散系"的概念。
板书: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 定义
2 组成
3分类
思考讨论: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有哪些?
投影:9种组合方式。学生进行连线。
(1)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3种
溶液(d<1nm)
胶体(1nm<d<100nm)
浊液(d>100nm)
分散质 分散剂 实例 气 气 空气 液 气 云、雾 固 气 烟、灰尘 气 液 泡沫 液 液 牛奶 固 液 油漆 气 固 泡沫塑料 液 固 珍珠 固 固 有色玻璃、合金
将Fe(OH)3胶体和泥水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中提醒大家回忆前面学过的过滤的要决"一贴二低三靠")
【现象】Fe(OH)3胶体:过滤后,全部通过滤纸;
泥水:过滤后滤纸上留有滤渣,滤液澄清。
【结论】胶体能通过滤纸,无法用过滤来区分胶体和液
液。
教师多媒体动画展示胶体透过半透膜的实验视频,请学
生总结规律
【结论】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溶液可以。可以用半透膜来鉴别胶体和溶液。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是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
板书:(1)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请同学阅读教材,将分散系分类(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板书:(2)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问题:有些液态胶体外观和溶液相似,用什么方法将二者区别开呢?
实验探究:用激光笔照射样品。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1用激光笔照射加湿器产生的雾;
2用激光笔照射浓氨水和浓盐酸产生的烟。
思考:为什么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呢?
讲解: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所以在与光路垂直的任何方向,都可以看到光路。
思考讨论:如果没有丁达尔效应地球上将是什么情形?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比胶体分散质粒子大,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呢?
实验探究:
播放视频:1.Fe(OH)3胶体的制备。
实验探究:
2.胶体和浊液的区别。
归纳,小结
分散系的区别
自学指导:纳米科技与胶体化学。
.练习:
1、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2.下列物质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A.蔗糖水 B.肥皂水 C.碘酒 D.碘化银胶体
3.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4.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 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B. ②③④
C.②③⑤ D. ①③④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