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D.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4、第3题中这里"深陷旧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C.仍然实行集体农庄 D. 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5、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④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20世纪50年代,首先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普京
6、在苏联50-80年代的改革中,对苏联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的是:( )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列宁
7、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同点是:( )
A.导致苏联经济的全面滑坡 B.涉及政治体制的改革C.经济改革的效果不大 D.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8、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
A. 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 B.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 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D.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9、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10、(14分)2006中国"俄罗斯年"的举办,加深了国人对俄罗斯的了解。前苏联(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