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权利职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3)主要影响:英国资产阶级政党间展开了激烈竞争,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3.逐步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1)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
(2)意义:①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②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历史意义
巩固了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也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新的政体模式。
想一想
1.英国国王成为"虚君"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吗?
提示:不是。英国国王成为"虚君"不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国王可以依法行政,英王逐渐失去行政权是在责任制内阁形成以后。
2.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内阁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提示: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是封建王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并无实权。英国的内阁是国家行政机关,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掌握实权。
3.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工业革命。
4.试着做一张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知识导图。
提示:
(1)1689年《权利法案》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治理国家的权力增强,有利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