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综合复习学案(岳麓版必修2)
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综合复习学案(岳麓版必修2)第4页

27.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经济全面滑坡。其原因包括

①斯大林体制的弊端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②美、苏军备竞赛的加剧 ③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8.关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内容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

   B.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根本变革

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

   D.政治体制改革导致了国内局势失控

29.从苏俄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 ②因为积重难返,苏联改革步履维艰,效果不大 ③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④改革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与斯大林相比,勃列日涅夫在管理经济方面的进步之处

  A.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B.彻底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

  C.部分企业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D.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二、非选择题(31题12分,32题13分,33题1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摘自《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摘自《世界历史》杂志

材料三 1957年7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又通过决议,从1958年1月起取消农庄庄员和其他个人副业的各种农产品的义务交售,代之以支持较高价格的国家收购,在政府的扶植下,家庭副业经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