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2.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美德。
二、作者连线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晋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尚书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为由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三、背景探寻
悲恻动人的至性之言
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晋武帝读后被其孝心感动,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不再强征他做官,并赐他奴婢二人,令地方官供养他的祖母。
四、文体知识
表
"表"是古代实用性文体的一种。从汉代开始,应用类的文体已经区分为章、奏、表、议等四种。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篇》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表"虽然也是一种公文文体,但并不是为了表达对国家大事的意见主张,而只是臣子为了向皇帝陈述自己的请求。因此,奏议类的公文是以议论为主的,章表类的公文则是以抒情为主的。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