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三节 氧气(1) 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三节 氧气(1) 教案第3页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教师引导为主的探究活动--实验室中能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吗?

[提出问题]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在什么条件下可制取氧气呢?请同学们探究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条件。

[实验探究]

取A、B两支试管, 分别加入3〜5 mL过氧化氢溶液。请观察下列实验并填写实验现象。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的管口。

现象 2.在B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现象 [提问]上述2种方案中,你认为哪一种最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说出你的理由。

[总结]通过探究试验可知:A试管没有氧气产生;B试管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很快复燃,说明这时产生的氧气多,适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板书]1、原理: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水+氧气

H2O2 H2O O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为什么总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性质是否改变了呢?

[实验探究]

  将B试管中的液体倒出,将二氧化锰中留下,然后再向该试管中加入双氧水,并检验。

[小结]二氧化锰在这里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凡是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即"一变二不变"。

[投影] 催化剂的作用

在化工生产、科学试验和生命活动中,催化剂的用途。汽车尾气里含有有害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利用铂等金属作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