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1.下列关于中国先进文化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要始终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③代表先进的经济、政治力量的文化,就是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④要产生中国先进文化就要奉行"全盘西化"或"文化复古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十八大报告当中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论述,是在2011年10月18日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文化强国的进一步确认,必将激励"文化强国"建设。中共中央之所以非常重视文化建设,这是因为 ( )
①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都离不开文化软实力 ②当今,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加强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 《决定》,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下列内容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是 ( )
①民族虚无,崇洋媚外 ②文化"拿来主义"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下列属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的是 ( )
①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信心 ④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5.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有 ( )
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②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
③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流行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为此我们应该 ( )
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③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心 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013年6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我们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训练案★
一、选择题
1.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决定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路径的因素有( )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②文化自身发展规律③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④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要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文化自信,就是要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在于( )
①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下列内容与文化自觉关系不直接的是( )
A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B认识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
C承担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 D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持乐观态度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C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6.毛泽东曾说过:"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这一论断表明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败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B.指导思想是判别文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
C.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立党立国的根本
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应该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8. 据《齐鲁晚报》报道,山东某地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运用小品、相声、地方戏曲等形式,积极开展民间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完全保障 ③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④发展农村文化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把握文化发展的方向,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是
①面向世界 ②面向未来 ③面向现代化 ④面向社会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③④
10.当今时代,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面对这一阶段性特征,要实现文化自强,我们必须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③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有力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
④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012年第12期《求是》发表文章指出:针对当前社会道德、价值观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要继续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作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努力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更大力度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角度谈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参考答案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一框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预习案】
教材助读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