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五单元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五单元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教案第3页

维新

变法

思想19世纪 早期

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化中的资产阶级)王韬、郑观应 发展资本主义。但没有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

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出现;西学的传入等。 为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初涉政治制度层次,没有付诸行动。 90年代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实行变法维新。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等

思想启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制度层次并付之于实践 一、"开眼看世界"

依表格顺序逐层、有重点地分析后学生完成

代表:请同学回忆,你了解多少林则徐?抗英、禁烟、开眼看世界(民族英雄)。

思想主张是重点:两本书的地位。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方法是向西方学习;长技内容有三(军事科学技术);目的是制夷。(资料回放)

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清王朝,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代会有明士猛醒,要跳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背景简析。教师适当举例清朝君臣的无知

看眼看世界虽然阻力很大,但它开了向西方学习之窗,产生了深刻影响------。

从林魏"师夷长技"来看思想特点:军事科学技术(器物层次)。原因鸦片战争直接看到的是西方的"船坚炮利"

过渡:虽然没有真正的实践并且只停留在器物层次,但为中国

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分析填表:

1、什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封建地主阶级立场决定--"师-------"

2、代表:所做4项重大实践活动--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