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谈谈民族精神和对"中国的脊梁"的认识。
1.这一段话赞扬的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芒。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那些体现民族精神和气节、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不惜贡献自己一切的人们都是民族的脊梁。
2.(学案)读一读下面三句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格言,说一说它们的来历和含义。
①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提示:此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可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浏览等方式进行回答。
五、(学案)相关信息
(一) (学案)邓世昌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清末海军名将,民族英雄。自小立志从军,以御强敌。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九月的一天,中国北洋舰队十艘军舰在鸭绿江口外大东沟海面,同装备先进的12艘日本军舰决战。在海战中,中国旗舰"定远"号中弹,帅旗被击落。这时候,"致远"号舰长邓世昌立刻升起了帅旗,指挥战斗,并向日舰猛烈开炮,以掩护"定远"号。不久,"致远"号被四艘日舰包围,多处中弹,船身倾斜。邓世昌大呼:"今日无非一死,但虽死而海军的声威永在!今天是我们报国的时候了!"随即命令军舰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去,准备与其同归于尽。不幸中途触水雷,军舰沉没。邓世昌落水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不使他下沉。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91
(二) (学案)把贫穷变成财富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中学宏志班,全班50多名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都在200元以下。从海淀、崇文、东城、怀柔等10多个区县的40所中学选出这些学生组成宏志班,不仅因为他们家庭生活困难,更主要的是他们拥有自强精神。在这群学生中,有全国"十佳,,中学生,有全国奥赛的获奖者,有市级"三好学生",98%以上都是共青团员。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校长说:"我们从第一届开始,就在积攒宏志班教育的基点。基点在哪儿?基点我们首先要放在贫穷不是耻辱,贫穷是财富。那么这笔财富怎么用,你只有自强不息,一点一滴地通过三年的学习,让学生把贫穷最后变成财富。"
宏志班一位教师说:"通过我们在座每个同学的事例,我们都应该清楚而且有切身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