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B.古义:一丈见方。今义:佛寺、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寺院的住持。C.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D.古义:指农历每月十五;今义:约数,表示数目不大。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室西连于中闺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鸡栖于厅 D.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答案 B
解析 B.判断句。其他三项均为介词短语后置句。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为"的意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余稍为修葺 ②庭中始为篱 ③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⑤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 ⑥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⑦轩东故尝为厨 ⑧为一说,使与书俱 ⑨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⑩余既为此志
A.①③/②⑤⑦/④⑥⑨/⑧⑩
B.①⑨/③⑦/④/⑤/⑥⑧/②⑩
C.①⑨/②⑦/③④/⑤⑧/⑥/⑩
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⑩
答案 A
解析 ①③,作、进行;②⑤⑦,是;④⑥⑨,做;⑧⑩,写作。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楚人一炬 ②四海一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④用心一也 ⑤庭中通南北为一 ⑥先妣尝一至 ⑦一室之中 ⑧初一交战
A.①⑥⑦/②/③/⑤/④/⑧
B.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C.①⑥⑦/②③/⑤/④/⑧
D.①②⑥/③⑤/④/⑦/⑧
答案 A
解析 ①⑥⑦是数量词;②统一,动词;③把......看作一样,动词;⑤整体、一体,名词;④专一,形容词;⑧才、刚,副词。
8.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散文家。他的散文取法于"唐宋八大家",有较大成就,时人对他有"明文第一""今之欧阳修"的赞誉。
B."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借记物、记事来表达作者的感情。一般选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
C."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初一"称"朔",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