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示学习方法: 1、读 2、思 3、画 4、悟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体现了"读占鳌头"、"品读感悟"、"情感熏陶"等语文学科个性。采用了"读-思-画-悟"的方法,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重了引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师紧扣文本,依据学情、"以读为主线"、巧妙点拨、层层深入,将学生的体验引向纵深,充分领悟了文本的内涵及价值取向。
2.组织交流,出示有关图片和动画,教师适时点拨、解说。
图片:鲸--航行速度快的轮船(播放动画:人类由鲸的"流线体"受到启发,改进船体设计,大大提高轮船航行速度的过程。)
师:让学生说说对什么地方感兴趣?(尖尖的大船被圆圆的大头鲸轻而易举地超过了。)科学家们从鲸的外形得到了什么启示?
出示:鸡蛋--"薄壳结构"建筑
师: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鸡蛋捏不碎这个可让学生当场尝试,然后探究为什么?
出示:袋鼠--越野汽车站 贝壳--坦克
3.讨论写作方法,指导写作要详略得当。
4.小结:这些生物无愧于"老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的确是人类的好"老师"啊!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此,本节课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通过了解人类运用仿生学进行创造的实例--流线体、薄壳结构,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总结全文,激发探索科学的热情
1.齐读课文
2.总结谈话:
同学们,自然界是一个大课堂,里面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自然界的生物是我们的老师,向自然学习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主题。希望同学们将来能细心发现,积极探索。(板书:细心发现 积极探索)
五、课外延伸,激发探索科学的奥妙。
1.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就只是这些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展示资料
六.奇思妙想,激励探索创造的志向。
1.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同学们课后注意认真观察,仔细研究,搞一项科技小发明向大来展示你的聪明才干。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