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福建专用):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福建专用):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5页



3.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 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

C. 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1月份M地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

4.M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

A. 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 B. 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

C. 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D. 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

5.图中非地带性沙漠的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海陆分布 D.降水

【答案】C D A

三、陆地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① 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 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 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 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的关系如下:

A、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雪线与降水

【例题】右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