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五 长亭送别 教案2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五 长亭送别 教案2第2页

 师:我来补充一点。这眼泪里包含了崔莺莺的两重恨,对母亲的怨恨,对世俗观念封建思想的愤恨。莺莺含着眼泪坐在饭桌旁,此恨绵绵无绝期啊!

六、师:宴会结束,我们一起来探讨[耍孩儿]。

1、此处是怎么写泪的?

[耍孩儿]多处写到泪。"淋漓",流泪的情态;"比司马青衫更湿",比较的方法写泪;"眼中流血",夸张摹写泪。

2、师:结合全文和98页的舞台说明及[二煞]思考:莺莺希不希望张珙考中状元?为什么?

希望他考中,因为张生考中了,莺莺就可以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了。可是,还有另一种情况,如果张生考中了,莺莺又会担心。你知道莺莺会担心什么?

她担心皇帝招驸马,高门贵族要招婿,她担心张生社会地位的改变会对婚姻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师:文学作品中有没有这样典型的例子? 有:《铡美案》。

师:那如果没有考中会出现什么状况?

丈母娘会翻脸不认人。还有一种可能,张珙会留在京城继续考,直到考中为止。这叫"中"亦忧,不"中"亦忧,崔莺莺忧心如焚。这眼泪中包含了莺莺对婚姻前途深深的担忧。这是莺莺对张珙的真情告白,她内心忧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七、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张珙要走了--让我们进入[四煞]。这是莺莺想象在与张珙告别后,终日以泪洗面的场景。

思考:本支曲子是如何写泪的?表达了莺莺什么样的心情?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都是夸张兼比喻,当所有的离别之思、无奈之恨、各种担忧汇聚到一块儿时,莺莺的内心世界如黄河之水汩汩滔滔的翻涌,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啊!至此,离别之情,达到了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八、简析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老师提问:你认为崔莹莹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在文中找出依据加以简析。

这一折戏突出地刻画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在她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临别时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同时,她也有深深的忧虑,明确地告诉了张生"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莺莺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轻视功名利禄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坚贞执着。莺莺的离愁别恨,是她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

九、课堂探究学习小结:在《长亭送别》中,崔莺莺用眼泪为张珙编织了一张网,用眼泪表达了离别的悲愁,对婚姻前途的担忧,对母亲棒打鸳鸯的怨恨,对世俗观念的愤恨。同时也塑造了她忠贞于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叛逆的性格特点。当然,"眼泪"只是我们研究的一个突破口,《西厢记》是博大精深的,还有很多别的研究角度等待着我们的研究。可以"一景一物总关情"探究情境交融;还可以"揣摩语言,品味意蕴",探究语言魅力,甚至研究舞台说明等等。

  十、作业布置:

  将[端正好]改写成一篇写景抒情的短文。

  

  

相思之泪,《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表现的儿女情长,情人分离,思念之苦竟至涕泪如雨。还有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欧阳修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肠,化作相思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