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意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问说说诗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背诵在课堂上就能完成,尤其是第二首《村居》,学生以前都没见过,今天在反复的领读和自由练读、赛读的基础上,大多数学生都在当堂背了下来。 让学生说诗意还是难住了大多数学生,我觉得还是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只是根据诗句中的词语的意思去说,不能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去说。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一).读通。
1.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也可做做动作帮助理解)
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
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整体感知诗意
先由教师示范,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说,再指名学生说说。
(三).吟诵。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朗读全诗,背诵。 三.写字指导 1.同桌研究,重点指导:
处:正方形,外边三笔老师带写,注意撇短捺长.找准斜度。
知:左右对比,可以用画线法比较:
左高右低.左长右短,特别是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春:学生小组学习,讨论。教师指导(横与横之间的距离.长短。)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解题.学习"村"。
1.上节课我们学习学习了《春晓》,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
2.学生背诵《春晓》
3.激趣:下面我们再学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村居》。
4.齐读课题,学习"村":
问:关于这个字你都知道什么?(音?义?写?部首及形声特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