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知识点一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背景
(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出现私人讲学,形成一些思想流派。
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4.影响
(1)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文化: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知识点二 先秦诸子思想
学派 人物 思想主张 影响 儒家 孔子 (1)政治:①思想核心是"仁";②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③"克己复礼"。(2)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时期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孟子 (1)政治:①"仁政";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2)伦理:主张"性本善" 荀子 (1)政治: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君舟民水"。(2)伦理:提出"人之性恶" 道家 老子 (1)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2)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3)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开创道家学派 庄子 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道家思想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