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4单元 包身工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4单元 包身工   学案第3页

大学生权力意识的增长。(  )

(4)境外修学活动盈利可观,但韩亚航空公司飞机失事事件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

【答案】 (1)√ (2)√ (3)× 此处应用"权利"。 (4)√

[常识·速览]

电影艺术家--夏衍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剧作家。著有剧本《上海屋檐下》《赛金花》《法西斯细菌》等。

  1932年"一·二八"事变以后,国民党统治更加黑暗,民不聊生;军阀混战,黑天暗地;列强的经济入侵日益加剧。中国的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和天灾的影响,农民生活极为痛苦。在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的农村,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村女孩沦为包身工。"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地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这就是包身工产生的时代背景。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地考察之后写出来的。

  作者夏衍先生当时为了写《包身工》这篇文章,选择一家日本工厂,名叫"三井系",靠厂里一位朋友帮忙,以"外头工人"的身份混进工厂,并且对包身工的生活进行观察。他每天早上四点半左右出发,从上海郊县步行至三井系工厂。从三月初到五月,夏衍为了看到包身工们上班的情景,足足做了两个多月的夜工。他深入生活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写成了这篇著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的定义: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要求所反映的应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