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语文(金版学案)粤教版必修3学案:第8课足不出户知天下 Word版含解析
2019春语文(金版学案)粤教版必修3学案:第8课足不出户知天下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胸怀静气--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深谋远虑,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胸怀静气--才能真正淡泊名利,心态平衡,不为进退滋扰,宠辱泰然不惊;

胸怀静气--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心忧天下,不为成绩骄傲,不为挫折沮丧;

胸怀静气--才能把握心理健康,明白事理,可以知荣明辱,可以心无旁骛;

胸怀静气--才能勇于不计名利,追求卓越,高不孤芳自赏,低不自暴自弃;

养一点静气,我们遇事时从容不迫,举重若轻;养一点静气,我们遇事平和超越自我。不歪不斜、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偏不倚,杂气自去,静气自来。

浩然处世,静气养身,在平凡的生命历程中发掘真我,为平庸的日子增添一抹亮色。

静气,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也是东方智慧之一。诸葛亮给他儿子写信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是诸葛亮一生的体会。细细品味,"静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原是出自晚清风云人物翁同龢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静气是一种应急的态度。

有许多人总是为别人的评价而生活,在被动中死要面子活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