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我不是个好儿子 教案3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我不是个好儿子 教案3第2页



生4:第四段最后,母亲"呆呆地发半天愣",可见母亲是孤单寂寞的,所以要常回家看看,陪伴母亲,提高母亲物质生活的同时,关注母亲的精神,不让她孤独寂寞。最后一段,作者说"我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反倒让母亲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所以,应该自己打理好自己的生活,不让母亲担心。

生5:不过,我觉得他不论怎么做,都做不成一个好儿子,贾平凹是著名的作家,他的工作很忙,虽然他想常常陪伴母亲,想亲自伺候母亲,但工作上时间不允许,更重要的是母亲不会心安理得的占用儿子过多的时间,她也就不会允许儿子在家耽搁太久。另外,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无数的弯路坎坷,不可能一帆风顺,即使对子女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母亲也会心疼不已,例如母亲担心我写字的苦,说"世上的字能写完?"

师:你说的特别好!相对于母亲的爱,母亲的付出,我们无论怎样做都不能回报万一。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去回报,正如毕淑敏所说: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有这样一句古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是不是因为母爱不求回报,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而不去回报呢?爱是相互的,只有被爱而不去爱只能说明我们不成熟甚至没有健全的人格。

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投影)

【品味平实语言】

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实、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

--贾平凹《秦腔》矛盾文学奖颁奖词

师:很多人都认为此文平实质朴而又能打动人心,那么此文感人的魅力到底源于何处呢?读一读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自读5分钟)

生6:第一段中,"她说我写字的时候眼睛在不停的眨,就操心我的苦,'世上的字能写完?'一次一次地阻止我。"从这句可以看出儿子的任何小事在母亲的心头都是大事,母亲关心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这件事有没有影响儿子的健康,有时候,我们回家做作业,母亲就会在旁边催促我们休息,从这件小事中就见出了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师:很好,你能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去理解文章,这种读书的方法非常好。

生7:第六段"我成不成为什么专家名人,母亲一向是不大理会的。"让我想到了另外一句异曲同工的话--"全世界的人都关心你飞的高不高,只有母亲一个人关心你飞的累不累",简单的一句话就写出了母爱的纯粹与无私。是因为有真情实感,才能有这样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