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第2页

  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

  (演示)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碧野(1916--2008)中国作家。原名黄潮洋,广东大埔人。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阳光灿烂照天山》《丹凤朝阳》等,短篇小说集《山野的故事》《流落》等,散文集《情满青山》《边疆风貌》等)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学习要求──抓住景物特点,积累语言)。

  3、提出学习方法(演示)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