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交流后,教师可选择重要问题进行解决。
(1)解决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学生尝试计算,探索简算方法。
师:我们先来研究12×25应该怎么算更简便些。
展示交流各种算法,并说明算理。
交流预设:
方法一:12×25
=(3×4)×25
=3×(4×25)
=3×100
=300(个)
方法二: 12×25 '
=(10+2)×25
=10×25+2×25
=250+50
=300(个)
方法三:12×25
=12×(100÷4)
=12×100÷4
=1200÷4
=300(个)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计算25×12时,方法一把12写成4与3的乘积,目的是4个25的乘积是100,可得25×12=25×4×3=100×3=300;
方法二是把12写成10与2的和,目的是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先计算10个25是多少,再计算2个25是多少,最后把计算的结果相加。
方法三是把25看成100,扩大到原来的4倍,为使积不变,再除以4。
引发思考:想一想,大家为什么不用竖式计算呢?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师生交流后小结:这几种方法都应用了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但是根据不同的想法可以有多种方法解题,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2)解决问题:买羽毛球.共花了多少钱?
2、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要注意什么?
关键:根据数据特征"凑整",使计算简便。
方法:正确"应用运算定律",使结果不变
(二)分类练习
类型一
(1)(40+8)× 25
=40×25+8×25
=1000+200
=1200
(2) 86×(100-2)
=86×100-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