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四 新诗二首 学案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四 新诗二首 学案第2页



丹青不知老将近,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赏读: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之中而不知老之将至,情操高尚,不慕荣利,把功名富贵看得如天上浮云一般淡薄。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赏读:晶莹如冰的心藏于内,高洁如玉壶之形现于外,比喻为人内外纯洁,品质高尚。

处人之道,心厚而气和,不独待君子,即待小人亦然。--黄宗羲《明儒学案》

赏读:和人交往的原则,就是心地厚道而且待人和气,不只是对待君子要这样,就是对待小人也是如此。这是告诫我们要宽厚地对待任何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赏读: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一、作者视窗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浙江杭州人。抗日战争时期曾因宣传革命被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在北京病逝。

  他的诗集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代表作品有《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他是中国新诗发展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被称为"雨巷诗人"。

永远的雨巷

  天空/徘徊着一种缠绵的雨雾/小巷/纠缠着一些难忘的过往/而我/总是迷失在那样的雨季/反复寻觅着/心中的影像/丝毫没有发现/那些雨雾已经浸湿了我的发/我的额/还有/我的泪//小巷的墙/斑驳着岁月的痕/天空的雨/凝结着思念的泪/只是我又走进了这条雨巷/手指/划过泛白的墙面/落下流沙的诗/浅浅的/吟唱着一种古老的歌调/系着早已流尽的泪/我唱、我听......

  郑愁予,原籍河北,1933年生于济南,1949年去台湾。他的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燕人行》等。他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二、写作背景

  《雨巷》

写作于1927年夏天,当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