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小结:
1.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叫作质点。
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这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量)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的能被看作质点,有的却不能被看成质点。
学生讨论:1.是不是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2.地球的自转和转动的车轮能否被看作质点?
3.物理中的"质点"和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参考系
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都是静止的,却不知道他们都在绕着太阳在高速运动着,这里面蕴含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活动:
让学生观察教材P10图1.1-3和1.1-4,回答以下问题:
1.得出什么结论?
2.就图1.1-4能否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跳伞者总是在飞机的正下方)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
小结:
1.参考系是参照物的科学名称,是假定不动的物体。
2.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3.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
学生讨论: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2.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在上述三例中,各个物体的运动分别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的。
(三)坐标系
创设实例:从家到学校的公交车或刘翔的110m栏。
提出问题:怎样定量(准确)地描述车或刘翔所在的位置。
教师提示:你的描述必须能反映物体(或人)的运动特点(直线)、运动方向、各点之间的距离等因素。
学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