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东篱把酒黄昏后"《醉花阴》)
②鸿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何看见旧相识的雁反而更伤心?
--北雁南飞(思乡),雁足传书(怀人)。
(对比:"好把音书凭过雁"《蝶恋花》"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
③黄花
同样的黄花,在《醉花阴》与《声声慢》中,有何不同寓意?
--《醉花阴》中"瘦"黄花似憔悴身形、表相思之愁,而《声声慢》中满地黄花更象征命运飘零("花落人亡两不知")、家国破碎。
(对比:"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④梧桐、细雨
雨打梧桐,营造了什么意境?
--梧桐本引相思,雨滴声又如泣如诉,这"点点滴滴"分明敲打在苦痛的心头。
(对比:"窗前谁种芭蕉树......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
3.探究主旨 5分钟
"愁"的内涵
(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道出了"愁"的什么内涵?
--国破家亡、离亲丧夫、漂泊无际、理想难继。(师板书)
(2)请结合易安身世背景,与《醉花阴》中之"愁"情作比。
--此时之愁不同于早期的闲愁,内涵更深沉、博大,一个"愁"字似乎道不尽她无处寻觅、无处告解的孤独无依、悲伤寥落。(链接《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再次齐读《声声慢》,尝试背诵。
四、总结拓展 10分钟
1. 自读李清照南渡前后言"愁"词句(可参考拓展资料),结合具体诗句体味并概括其中愁情(在表达上/在内容上)的变化;
※此处使用电子互动(学生自主学习)
2. 阅读《古诗词之"愁"》,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不同诗人笔下"愁"的不同形式 。
("愁"有长度、有重量,可以流、又剪不断、载不动......)
※此处使用电子互动(学生自主学习)
3. 总结:国家不幸诗家幸
"黄州成就东坡,南渡成全易安"
五、作业布置
"三新笔记"之新感悟(任选其一)
1.我眼中的的李清照
题如:《何以易安?》
2.李清照前后期诗词意象、内涵比较
题如:《一样黄花,两处情愁》
3.不同词人笔下之"愁"的比较
题如:《易安与幼安之"愁"》
4.自选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