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1 7.26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1 7.26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学案第3页

①美国方面: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难以继续下去。

②中国方面:中苏关系不断恶化,苏联构成对中国安全的直接威胁。

③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变化,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2)进程

①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上海公报》。

②1978年12月,中美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

2.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冲击了日本的外交政策。

(2)过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3.影响

中美关系的缓和以及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易混易错]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美建交

1972年尼克松访华及《中美上海公报》的签署,只是标志着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中美签署《中美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

1.方针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并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四项原则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不断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2.成果

(1)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促进了该组织的健康发展。

(3)2002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中国与东盟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与该地区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易错提醒]

(1)中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是中俄结成联盟,而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