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4)评价
①积极: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率先吹响人类精神觉醒的号角,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源泉。
②消极:造成人类为自身的发展而肆意破坏自然,最终危及自身生存的恶果;为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概念阐释] 人文精神的内涵
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力,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这种精神对打破原始宗教对人的控制具有重大意义。
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1.背景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忽视道德对人的影响。
(2)雅典社会道德沦丧,城邦制度日趋衰颓。
2.代表:苏格拉底。
3.主要思想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2)提出"美德即知识",指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3)强调人们应当"认识你自己",即认识自己的理性。
(4)强调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4.评价
(1)进步性
①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
②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一门学问,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的道路。
(2)局限性
①对知识的内涵认识片面、狭窄,美德与知识不能画等号。
②美德与知识的关系并不成正比。
③片面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