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原创教学《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
免费下载原创教学《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第2页

 生:"大观"

翻译理解第二段内容。

拓展PPT展示: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 唐·李白

《望洞庭》 -- 唐·刘禹锡

《登岳阳楼》 -- 唐·杜甫

《岳阳楼》 -- 唐·李商隐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 唐·孟浩然

  强调:1."衔" "吞" "浩浩汤汤" "气象万千""横"等写景的妙处。

2."骚人"能不能改成"迁客诗人"呢?

(为强调3、4段情景交融,以情驭景做铺垫。)

师: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个写作特点就是情景交融。以第三段为例,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第三段,勾画出作者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同时作者是如何渲染气氛的?......

明确:雨是"淫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每一种景物都带着愁苦的色彩,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加以渲染的呢?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薄暮"冥冥",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

师:还有哪些景物? "日星"、"山岳"、"樯"、"楫"等等这些景物本身并没有感情色彩,可是作者又是如何渲染的呢?用了哪些词语?......"隐曜"、"潜行"、"不行"、"倾"、"摧"等等,于是把这些没有特殊感情色彩的景物也带上了浓重的愁苦的色彩。这样让我们感受到写愁苦之景真是悲情毕现。好,老师读景,同学们读情,再次朗读一下第三段。

方法总结:如何做到情景交融?

1.选取典型性景物并加以渲染。

2.非典型性景物配以表现力强的词语加以修饰。

师:接下里请同学们用刚才老师教给同学们的方法小组讨论自己赏析第四段的景物描写,时间三分钟。......(朗读)

  【人】滕子京、范仲淹、迁客骚人、古仁人

三、文体探究------"记"中情志

探究二:文中通过记物、记事、记景、记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和主张?

学生齐读文章第五段。

师:在《岳阳楼》的最后部分,范仲淹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能把这句话翻译一下。

师: "斯"......这样;"归"呢?......一道。

师:"归"的古义是女子出嫁。在古代,女子三从四德,出嫁后就要听从于丈夫,与丈夫保持完全的一致。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让范仲淹"嫁"给他呢?谁能说说,这种人究竟指的是哪种人?......古仁人

师:古仁人是什么意思?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在范仲淹的眼中,什么样的人才能达到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标准呢?

师:好,你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请把这句话翻译一下。

师:还有呢?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很好,请把这句话翻译一下。

师:还有吗?"居庙堂之高......",请把这句话翻译一下。这句话翻译重点就在于"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