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哈姆莱特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哈姆莱特 教案第3页

打破了他的美好理想,他的人文主义的信念破灭了。哈姆莱特变得忧郁起来,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在严峻的现实中,他自觉地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他所要担负起的责任太大太重,哈姆雷特不仅要为父报仇,而且要消灭以叔父为代表的黑暗社会。哈姆莱特陷入了思考的怪圈,常常感叹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种难以抉择的人生命题,正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人文主义过于推崇个人的力量,这使得哈姆雷特始终孤军奋战,反抗现实,但又感到力不从心,甚至陷入到了"天命注定"(被命运控制着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同时又感无力反抗)的状况中,他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决定上而不是行动上,这种优柔寡断(即"延宕")使他错失了复仇的最佳时机(有一次王子有机会在背后杀死正在忏悔的国王,但考虑到这样有可能导致把他的叔父送上天堂,于是未能实施)。他曾经克劳狄斯被视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哈姆莱特向克劳狄斯复仇,实际上可看做是人文主义与封建思想之间的斗争,哈姆莱特的失败,表明了当时人文主义的不够强大和战胜封建思想的艰难性。哈姆雷特是一个深陷现实和理想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他内心的忧郁和复仇的犹豫,显示了他所代表的人文主义与封建势力的悬殊,作者借此表现了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反思与对人的命运与未来社会的忧虑。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者的典型。哈姆莱特的性格中有两大突出特点:忧郁、延宕。所以,他也有了"忧郁的王子"、"延宕的王子"的称法。

【板书设计】

讲述逃生经过

两人密谈 机智善谋、嫉恶如仇、真诚善良

发誓为父报仇

两人传旨比剑

哈姆莱特 受命比剑 正直率真、自信豪爽、草率鲁莽、安于天命

           王子欣然领命

双双中剑受伤

      比剑复仇 王后饮鸩而死 诚恳坦率

奸王被杀身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