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科版选修3-1 磁场 第1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鲁科版选修3-1   磁场   第1课时   教案第2页

  极。(S极、N极)

  [问题2]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学生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问题3]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磁极之间是通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学生答]磁场。

  教师演示:

  推进新课     

  磁现象

  师生活动:

  介绍人类对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和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指南针的发明和作用来认识磁现象:

  郑和下西洋是靠的指南针来确定方向,其实关于磁性的问题,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关于磁石的记载和描述;到了东汉时代我国就有了"司南"的记载,这是公认的最早的磁性指南的工具。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问题1: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永磁体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问题2:什么是永磁体、磁性和磁极?磁体有几个磁极,如何规定的?磁性最强的区域就是磁极。

  阅读教材得到:磁性、磁体、磁极等概念:(板书)

  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包括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永磁体)

  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在很久远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磁性了,而现在磁现象也是广泛应用于我的生活中,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关于磁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磁的应用会给我们带来方便。例如,在柜门上安装"门吸"能方便地把柜门关紧;把螺丝刀做成磁性刀头,可以像手一样抓住需要安装的铁螺钉,还能把掉在狭缝中的铁螺钉取出来。请你关注自己的生活,看看哪些地方应用磁性可以带来方便。请说出你的创意。

  如果有铁质的物体(如小刀等)落入了深水中无法取回,则可以用一根足够长的细绳拴一磁体,放入水中将物体吸住,然后拉上来;如果有许多大头针(小铁屑等)撒落地上,可以用一块磁铁将它们迅速拾起来。

  通过演示实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和生活生产中涉及的磁体(喇叭、磁盘、磁带、磁卡、门吸、电动机、电流表)来形象生动地认识磁现象。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并对学生的主张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电流的磁效应

  师生活动:

  学生自主参与:重现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过程

  【当初的问题的提出】

  自然界中的磁体总存在着两个磁极,而且磁极之间的作用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这个性质跟我们学过的哪种情况相似?

  【对比电现象】 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电荷之间的作用是同号电荷相互排斥,异号电荷相互吸引。

  【人们感觉】 是不是电和磁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搜寻证据】 1731年,一名英国商人发现:雷电过后,他的一箱刀叉竟具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