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九单元 第25讲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九单元 第25讲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1)条件: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援。

(2)目的: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背景: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核心);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条件)。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5)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6)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基本内容

对象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目的 适应工业化需要,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基本途径和方式

①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小农个体经济改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②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通过"赎买"政策,最后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图示明史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三、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内容

(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