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7.2.2《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学案(旧人教版必修4)
政治:7.2.2《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学案(旧人教版必修4)第4页

一、本课时的地位

现实生活中,有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庸俗化为"钞票经济",有的人奉行"金钱万能"、"有钱使得鬼推磨"的处世哲学。而且拜金主义对学生产生了严重影响。一些中小学生为了钱中途辍学,从事商业活动,一些大学生无心学习,下海赚钱。

同时享乐主义也大有市场。学生中存在互相攀比、讲究吃喝等现象,部分学生缺乏艰苦朴素精神而只想享受。

可见,在上一框题讲授了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的基础上,还有必要说明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观条件。要反对只讲索取,不讲贡献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二、关于贡献与索取的关系的教学处理建议

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上,是先贡献后索取,还是先索取后贡献,或者是只索取不贡献?讲述这个问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运用第一节第二框讲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作指导,不可强调一个方面否定另一个方面。第二,从理论上讲清贡献与索取的关系。第三,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更为重要。如果大家都先索取(或只索取),后贡献(或不贡献),那么索取的东西从何而来呢?可见,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不仅看他的需要是否从社会得到承认和满足,更重要的是看他为社会做了什么贡献,这才是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有人作了这样的比喻,他一生中的负大于正,其代数和为负,即负于社会,这样的人生就毫无价值可言。如果一个人在其一生索取等于贡献,他一生中正负相等,其代数和为零。这样的人生也没有价值。如果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贡献大于索取,他一生中正大于负,其代数和为正。即有益于社会,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因此,一个有志者要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就要多为社会做贡献、多为人民、社会做有益的事情。

三、关于人生价值与金钱关系的教学处理建议

这个问题的总思路上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析人生价值的实现与金钱的关系,从三点加以说明。①金钱对人生价值产生重要影响。对资产阶级而言,金钱就是幸福,金钱就是人生目的,金钱就是人生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金钱仍然具有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的作用,是一般等价物,金钱是财富的象征。对个人来说,掌握了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以从市场上买到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可见金钱是人生幸福的重要保证,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金钱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人生的追求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少内容虽与金钱有关,但并非金钱的同义语,不是金钱所能体现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合作举例说明。例如,金钱买不到友谊、金钱买不到健康、金钱买不到忠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