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1):第5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历史】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1):第5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2页

  和手段相同:都是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2)不同点:①有无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指导;十月革命是在以列宁为首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进行的。②是否有农民的支持:巴黎公社没有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只有无产阶级孤军奋战;俄国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革命同盟军--广大的农民。③革命取得胜利以后采取的措施不同:巴黎公社没有立即向凡尔赛的资产阶级反革命巢穴发动进攻,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坚决镇压反革命叛乱,对各种反动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毫不手软。④影响不同: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中俄革命道路的比较

  (1)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差异是由两国具体国情决定的。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士兵,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决策;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而前线失利,后方空虚,城市成为革命的爆发地。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成为反动势力统治最薄弱的环节;中国是农业国,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但广大农民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是革命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以城市为目标的起义遭受挫折,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内涵:俄国革命道路,就其内容来说,就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道路;就其斗争形式来说,就是先进行和平的合法斗争,然后发动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道路,斗争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革命战争;进攻的主要方式是先占农村后取城市。

  (3)两国革命道路的比较说明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为基础的,走什么样的道路则由各国国情决定,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

(4)两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及其实践,自始至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单元检测五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有些"思想家"热衷于在头脑中用理性构想未来社会,他们对资本主义的谴责和对未来世界的展望,都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非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充满浪漫主义的良好愿望和主观臆想。下列人物不属于这些"思想家"的是(  )

  

                     

  

    A.傅立叶  B.孟德斯鸠  C.圣西门  D.欧文

  答案 B

  2.1824年,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  )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 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

  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

  答案 C

  解析 "公社"的存在,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在当时根本无法实现。

3.下图是中国现代画家艾中信所画,分别描绘的是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走访工人区、恩格斯陪同马克思与曼彻斯特纺织女工交谈。这主要反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