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重力 弹力 相互作用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重力 弹力  相互作用   教案第3页

摩擦力

的测量

用弹簧秤测定一个木块A和木块B间的动摩擦因数,有图示的两种装置.

(1) 为了能够用弹簧秤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图示装置的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一定都要作匀速运动?

(2) 若木块A做匀速运动,甲图中A、B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否等于拉力Fa的大小?

(3) 若A、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150N,甲图中当物体A被拉动时,弹簧秤的读数为60N,拉力Fa = 110N,求A、B间的动摩擦因数.

四 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受力分析:

1、概念:对受力物体进行分析,分析其所受的实际存在的外力。

2、标准:一个不多,一个不少,一个不错。

3、步骤:

A、确定研究对象,并隔离研究对象;

B、将研究对象简化为一个质点;

C、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场力,后弹力,再摩擦力;同一层次上的力,先分析已知力,后分析未知力)分析物体所受的力;

D、将力进行适当的合成或分解,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列出表达式,建立方程;

E、解方程,验算,讨论,作答。

4、怎样防止受力分析出错

(1)、防止多力:

A、对每一个力都要寻求其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防止实际不存在的力出现;

B、不要把物体受到的力和施与别的物体上的力混为一谈;

C、合力和分力可以互相代替,但不能重复;

D、不要画某些根据效果命名的力;

E、不要认为只要接触,就有弹力存在。

(2)、防止少力:

A、物体所受的力包括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不要将非接触力搞丢了;

B、分析受力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C、接触点有可能既有弹力又有摩擦力的存在;

D、分析的结果,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不能产生矛盾;

(3)防止错力:

A、不要把作用在别的物体上的力强加在研究对象上;

B、要熟悉各种力的特性(如弹力的方向等);

C、要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摩擦力等);

D、有些时侯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

E、有些连接体问题要先分析整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才能搞清局部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例1.如图1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C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端下面挂一个重物。BO与竖直方向夹角θ=45°,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转动杆改变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弹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