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历史必修二考点汇总
2011年高考历史必修二考点汇总第5页

★考点67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A.历史地位:(1)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

B.历史作用:

①经济上:它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的作用

②政治上: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辛亥革命等。

③思想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点68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①"一五计划"(1953-1957)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1956年中共八大确定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在这种左倾思潮影响下,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1961新中国面临有史以来最困难的经济困难。

④面对三年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考点69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政策的内容★:

(1)改革开放的政策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

(2)对内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策有: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决定实施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