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页

【承转】(师)教师组织和引导好学生的讨论,教师总结并指出:以上文字共同说明一个问题--地表形态是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学习新课】

教师提问: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形态在不断发生变化?

导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师)解释: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的作用,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即地质作用营造了地表形态。

一、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学生活动)观看视屏、图片,阅读课本的文字及案例,思考如下问题:

①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②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哪几种?

③内力在表现形式上有何差异,对地表形态有何不同的影响?

④内力作用中,哪一种形式是塑造地表形式的主要方式?为什么?(要求学生思考,并不是要学生都能自己弄明白)

3、(师生互动)引导分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三种表现形式的名称能够说出来,但未必都能理解,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解。关于三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掌握,故在引导学生回答的时候穿插动画和视频以及演示来突破:

①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播放火山爆发录像,请学生观察并描述火山爆发对地表形态带来的影响。结论: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岩浆喷发,经冷却凝固后形成岩浆岩,喷出地表的可形成熔岩流地貌和火山。

②讲解什么是变质作用:岩石在地壳深处,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结论: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由于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壳深处,它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③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A、投影喜马拉雅山的图片,介绍背景资料:喜马拉雅山,经过4000万年的抬升,才成为今天的世界最高的山脉。这个世界最高山脉的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每年仍以0.5---1厘米继续升高着 。

B、学生讨论:喜马拉雅山上升的原因。

C、播放六大板块及其褶皱山形成示意图,整理学生讨论结果,得出结论: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褶皱山。

D 、教师演示:用一本书当作地壳,演示它怎样运动才能形成喜马拉雅山?(向中间挤压)

教师继续演示:如果把这张白纸向两边拉,地表会是什么样子?(举例:东非大裂谷)

教师提问:挤压运动的方向,与地表呈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方向与地表呈水平的关系。

教师讲解:这种岩层沿平行地表方向的运动--水平运动。

【教师小结】:地壳水平运动常在地表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断裂带。

E、引导学生讨论课本活动1:图4.2意大利那不勒斯岸边的三根大理石柱。

思考:①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海岸的地壳发生了哪种方向的运动?

学生回答:下沉运动

②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海岸又发生了哪种方向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