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作用:
①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②改革促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
2.局限性
(1)改革保留了农奴制的残余。
(2)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俄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
(3)形成了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三、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
1.改革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沙皇政府在政治上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俄国政治制度出现了一些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变化。
2.内容
(1)政治体制:
①内容:19世纪六七十年代,设立地方自治局;1870年,设城市杜马和自治局,规定财产资格限制。
②评价:是地方政府的辅助机关;推动了社会发展。
(2)司法制度:
①废除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
②实行公开诉讼程序,由陪审团参加审判,允许律师替被告辩护。
(3)军事改革:
①1874年,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②改革军事管理系统,15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管辖。
③更新军队设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
3.影响
(1)维护了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
(2)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3)是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
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19世纪末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1)工业部门:以纺织业和石油工业为代表。
(2)生产方式:在一些先进地区,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3)工业分布:在彼得堡和莫斯科之外,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区。
(4)交通运输:为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铁路建设很快发展起来。
2.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