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第一段 疏通分析第一段
归纳文言知识 1、第1段中哪些句子是描写鲲鹏之大的?
2、纵观本段,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描写鲲鹏的宏大气势?
3、形体硕大无比的鹏是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齐谐》里面的话对前面的文字起什么作用?
4、"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5、请翻译"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并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6、"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的比喻,意在说明什么?后文与之是怎样联系的?
7、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蜩和学鸠果真是无拘束吗?作者对它们的态度怎样?
8、紧接着又写"三适",意在说明什么?
9、第一段小结: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学生自学思考
讨论交流 学习第二段 疏通分析第二段
归纳文言知识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句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它又是如何承上和启下?
3、那么是不是"小智""小年"就有所"待"而"大智""大年"就能无所"待"?
4、根据本段中的"小""大"观点,这段中的事物哪些是"小"?哪些是"大"?
5、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运用了两组对比加以说明,还有历史史实证明吗?
6、"汤之问棘"的话语侧重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中哪句话上?
7、你怎样认识本段层次?
8、第二段小结:总之,第二段,进一步阐明世间万物均有所待,只是"待"的有小大之别,也不是逍遥游。 学生自学思考
讨论交流 课堂检测内容 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荀子的君子式人格,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墨子的苦行侠人格, ;杨朱的贵我人格,绝对自我,拨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 ,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独来独往,不吝去留 ②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③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④平和公正,循规蹈距 课后作业布置 《新新学案》环节二3 预习内容布置 梳理文意(3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