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重视基础:突出主干、基本概念规律
受力分析与平衡、直线运动图像、矢量计算、分解与合成等
3.强化综合:注重过程分析能力考查
三、高考备考策略
1.研究备考方向
2.探索应对策略
教师层面:以任务驱动,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层面:学习规划性强,目的明确;注意总结积累解题方法;课堂效率高,与老师信息沟通效度高;身体好,精力充沛
3.探索考题规律
4.强化题型对比,如:木板、小车、钩码模型
5.强化学生数学方法应用
6.强化学生应考技能:增加考试频率,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命题分工合作、组长宏观把握考卷难度;考试结果反馈及时,后续训练针对性强
7.规范书写解题过程
必要的文字说明
• 研究对象
• 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 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 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 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 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 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 写出的方程式
• 要用字母表达方程
• 不要用连等式
• 1."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 2.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 3.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 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
• 5.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