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三 锦瑟 教案2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三 锦瑟 教案2第2页

师:那么读出这句话。

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师:好,还有吗?找找看,哪些句子?来,这位女同学,悲伤是你说的,你来说说看。

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师:你是第一个能够把伤感和情感结合在一起的同学。(生鼓掌)应该骄傲,因为真正懂得了文字而不是只是发出声音,而是进入了灵魂。你告诉我,哪里有伤感?

生:庄生晓梦迷蝴蝶,就是庄生梦蝴蝶分不清自己在世界外面还是在世界的里面;望帝春心托杜鹃,是有一个典故--杜鹃啼血。

师:哎,杜鹃的啼血......

生:是非常感伤的......

其三,这一课例也给我们带来古诗词教学更深入的思考。

1、古诗词文本是基础,短诗深教长教,如何丰满教学内涵,如何挖掘文字背后的故事,如何拓展,如何兼顾技法和高考要求,仍然是关键的一点。所以,眼中有诗歌,心里有考试,还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古诗词教学的距离。譬如诗歌中的典故的本事和表意、典故和情感的表现等等。

2、课例中互动对话答问流于形式依然存在。例如:

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师:你是第一个能够把伤感和情感结合在一起的同学。(生鼓掌)应该骄傲,因为真正懂得了文字而不是只是发出声音,而是进入了灵魂。你告诉我,哪里有伤感?

师:是非常感伤的......然后,延伸出来是每个人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感伤。这种感伤就浓浓地映照在我们诗歌中的每一句,每一什么?

生:字。

3、教学中教师的强势化色彩依然很浓。例如:

师:遗憾,还属于情感,是吧,伤感之后,还有一些遗憾,人生不足的一些遗憾,对吧。那么,考虑一下,抛弃这些感情的因素,你还能读出些什么?

生:爱国。

师:嗯,我们现在不在解读文本。同学们考虑一下,这首诗里面有伤,这首诗里面还有什么?或者说,这是一首很伤感的诗,这是一首怎样的诗?

生:回忆的诗。

师:回忆的诗,回忆就会带来情感,我想你想说的就是这是一首充满真情的诗,是这意思吧?(生答对),也就是说这是一首很真的诗,发自内心的诗,同学们说是不是?

生:是。

师:每个字每一句都出于作者的心底。女同学,一起来。

(女生读)

师:你们的细,你们的柔很好地诠释了李商隐的哀伤,那么,这还是一首充满真情的诗歌。好,还有没有第二个词语,这是一首怎么的诗。你来说?形容词就可以了。

生:无奈。

师:我们不谈情感,我们现在抛弃情感,走出情感。你读了这首诗觉得还有什么味道?来,这位女同学。

4、教师点拨过程中牵引痕迹有时过重。例如:

师:很好,再说,可能是怎么的形象?

生:年轻的时候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