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综合学案(岳麓版必修2)
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综合学案(岳麓版必修2)第2页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学法技巧点拨

  学习本单元,一要注意把握下列历史线索: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过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近代前夜农耕文明的发展和抑商、海禁政策的影响。

  二要注意掌握下列重点:①中国古代随着生产工具的创制和改良、农耕技术的发明与创新、作物品种的培植与传播、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②春秋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地主经济的发展使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自耕农经济受到冲击,租佃制逐渐发展。③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④中国古代在冶金、纺织、陶瓷等手工业领域,技术先进,成就显著,影响深远。⑤古代商业历史悠久,商业、货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成就突出,但打上了农耕文明的烙印。⑥近代前夜,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因素萌芽;但是,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中国日益落伍。

  三要注意理解以下观点: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萌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近代前夜,农耕文明高度发展,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然而,君主专制统治的保守与封闭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最终使中国在近代化的世界大潮中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