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福建三明质检)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
A.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B.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C.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学术适应政治需要
解析 根据材料"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可知,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诸子百家都在试图运用自己的学术主张来服务于现实政治,故D项正确。
答案 D
12.(2019·江西上饶模拟)先秦时期,一些思想家认为善恶同智慧、美丑一样,决定于地和水。晋国韩献子说"国饶,则民骄天"(《左转·成公六年》),申叔时认为"民生厚而德正"。这表明当时( )
A.认为道德起源于天命
B.人们已经区分了天道与人道
C.重义轻利是主流思想
D.社会经济对道德有制约作用
解析 材料中并没有有关道德和天命关系的相关提及,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有关天道的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义利观,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先秦时期,一些思想家认为善恶同智慧、美丑一样,决定于地和水。晋国韩献子说'国饶,则民骄天'(《左转·成公六年》),申叔时认为'民生厚而德正'"可知,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决定作用,故D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周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东迁依靠晋、郑两国。东迁后,周室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