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观察者在 A位置不动,波源以 v源=10m/s的速度向观察者运动,此时相对观察者来说波速为: v+v源=100+10=110m/s,因此观察者在 t=1s里感受到的波有110个,所以观察者感受到的频率(f'=110Hz)比波源的频率(f=100Hz)要高,课本图 10-37所示.要注意的是,在波源运动过程中,波速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但在相同的距离中却多了10个完整的波,这是波在介质中被均匀挤压,使之波长变短了的缘故,如图 10-26所示.同理,如果波源远离观察者,则观察者感受到的频率就会比波源的频率要低.
【板书】 3.波源、观察者同时相对介质运动.可思考讨论一下.(多普勒效应将更加明显)
●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
参考题
1.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的干涉引起的
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改变
C.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D.只有声波才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
2.当火车进站鸣笛时,我们可听到的声调:
[ ]
A.越来越高
B.不高
C.越来越低沉
D.不知声速和火车车速,不能判断
*3.当火车驶近时,观察者觉得它的汽笛的基音比驶去时高一个音(即频率高到9/8倍),设声速为v=340m/s,求火车速率.
说明
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将增大;如果二者相互远离,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将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