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众所周知,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那么,(什么是宇宙?宇宙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阅读)课本第2页的第一节文字和图1.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师:1、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
2、什么是天体?
3、天体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读图指导)读图第一步应该是什么?
生 1、物质
2、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3、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卫星等等
师: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读图)图1.2天体系统
师:完成图1.3天体系统的层次
(师生归纳)
师:1、总星系是否等同于宇宙?
2、图1.3所示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地月系还是地球?为什么?
生:1、总星系不等同于宇宙,总星系只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宇宙的部分。
2、是地月系,因为地球是天体而不是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读图)图1.4太阳系模式图
师:目前,已知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大家来说说看八大行星的名称、排序及分类。
生:略
第二课时
(活动)运用图1.4和表1.1,说明行星的运动特征
(师生归纳)1、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
2、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具有共面性;
3、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总结归纳)从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特征和物质特征来看,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承转)但是,地球也是特殊的,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存在和繁衍的行星。
(活动)阅读课本第6页本节第三目"存在生命的行星",归纳总结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师生归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及原因:
外部条件:1、太阳正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2、行星及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内部条件:1、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
2、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有液态水--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等地球自身的演化形成海洋(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水汽逸出,适宜的温度使水多以液态存在)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认识到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沧海一粟,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在学习中,我们读图分析了天体系统的层次性,运用资料归纳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意识到地球家园的孤独和生命的可贵。 通过三个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节所要学习知识的思考,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的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了解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并且了解天体的分类。
通过读图,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能够描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通过启发式提问,让学生区分总星系不等同于宇宙,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差别。
通过读图分析,学生能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说明地球出现生命的原因。
课本第4页读图思考题,第6页读图思考题 第一课时地理填充图册:第一题到第五题
1.1 宇宙中的地球
优:学生对于宇宙兴趣浓厚,能够积极运用课本图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较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缺:个别班级积极性不够高,对于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的思考,等着老师告知答案,针对这种现象要先引导学生学习,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