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节解读诗歌:诗歌按照意思来分可分为四小节,每二行一小节,主要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来鉴赏。
思考题1:这是诗歌的第一段,作者慨叹人生短促,他是在劝人及时行乐吗?(学生讨论)
提示:诚然曹操慨叹人生短促,但他并不是因流年易逝而生贪生怕死之念,联系全诗来看,他感叹的是战乱频仍,大业未成,因而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所以这"人生几何"的慨叹,并不消沉,而是要珍惜有生之年,及时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正如魏源所说:"对酒当歌,有风云之气。"
古来创业雄主深知要治国平天下,必要有经天纬地之能人。如汉高祖《大风歌》曰:"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时的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他更迫切需要辅佐自己打天下的人才。因此,当此月明星稀之夜,"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之时,不禁一吐求贤若渴之情了。
2.
3. 鉴赏第一节:
①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小节,读的过程中思考本节曹操在对酒当歌之际,有着怎样的情绪,并请这位同学试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这情绪。(明确:情绪"忧")
② 作者忧愁的是什么呢?
明确:原文说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忧愁的是人生苦短.
③ 作者形容人生苦短的时候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比喻 把人生比作朝露)
这个比喻的好处是什么?(明确:比喻的好处是形象生动)
⑤赏析:自古以来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大有人在.有的是因为岁月蹉跎,不知老之将至而感叹;有的是因富贵荣华未及尽享而叹惋;也有的是因贪生畏死而惆怅.曹操<短歌行>开头也发出了时光短促,人生几何的感慨.但我们读过全传,就会感到,作者发此感慨,是因为他感到年纪已高,时日见浅,而眼下大业未成,匡扶济世之才又极为难得,是紧迫感,焦灼感使他这样, 实际上曹操又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
第一节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忧"字,"忧"到需要用酒来消解。"忧"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忧"。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忧,是隐含的是积极昂扬的精神。所以作者才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来来,举杯邀明月,与尔同销万古愁!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用他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
④ 前八句为第一节,可以一个"愁"字来概括。"朝露"之比,形象鲜明,意蕴深刻,富有哲理。
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忧愁而感慨,并要借酒来浇愁。表面看写个人的感慨和忧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时行乐,其实写一个大政治家渴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 (曹操在统一天下的大业中,深感奋斗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忧愁慨叹。而这不是无所作为、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的消极之"忧",而是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是积极昂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