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揭示课题:水乡的人们更是被家乡的美景吸引住了,他们写了一首儿歌。什么歌?--《水乡歌》。
2、板书课题,相机教写生字:乡。"乡"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生字,刚才仔细看了老师板书的孩子一起告诉我:"乡"字怎么写?(生书空"乡"字)
3、再看课题,这是一首赞美的歌!(生读课题,强调"歌")这是一首对水乡赞美的歌!(生再读课题,强调"水乡")
【舒缓的音乐、素雅的画卷、优美的语言共同把学生带入水乡那独特的意境中感受美,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老师把这首儿歌带给你们。昨天我们已经进行了预习,现在孩子们仔细听,诗歌里说了什么内容?(播放课文朗读)
2、这么美的歌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呢?现在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把诗完整地读一遍,找出有几小节。
3、举行朗读比赛。
4、同学们读的很热烈,老师也想参加这个比赛。老师读,同学们闭上眼想象水乡的优美画卷。(播放背景音乐)
5、刚才同学们到水乡走了一趟,我也想去,你们能通过你们有感情的朗读让我去感受一下水乡的美吗?
6、学生配乐朗读。(播放背景音乐)
7、以对歌的形式朗读课文,以达到背诵的目的。(试想老师和同学在水乡河的两岸,老师问,学生答,注意距离很远,声音要大一些)
8、这么美的水乡,这么美的画卷,那我们的家乡临泽有没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呢?
(1)、学生交流讨论。
(2)、汇报结果
例: 家乡什么多? 家乡什么多?
枣多。 树多。
千颗枣,万颗枣, 东一片,西一片,
颗颗小枣映红脸, 东西南北连成片,
红遍山野红遍川。 片片树林遮望眼。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并配以背景音乐,让学生读的投入,读的充分。让学生读中去感悟、去欣赏,逐渐丰富意象,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帮助学生进入诗歌境界。】
三、熟读课文,随文识字
1、谁能解决这个大问号:水乡什么多?
水多、桥多、船多、歌多(教师板书)
2、学习第一小节。
(1)你从哪里看出水多?(第一小节)
(2)自读划词: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水乡的水多呢?请同学们再读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把描写水多的词语用横线划出来。
(3)汇报交流:千条、万条、一个连一个、处处
(4)水乡的水美吗?美在哪儿?
生:处处绿水扬清波。
师:"荡清波"让学生做做动作来体会
(5)指导朗读:这里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水真多呀!(板书:多)踮起脚尖儿,你会发现水乡的水很绿、很清,微风轻轻地吹来,水面上荡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波纹,水乡的水多美呀!美的景物我们在读得时候要慢一点,划横线的词语要读得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