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2.小说中有几处突出的肖像描写,它们各表现了祥林嫂怎样的生存状态,请找出并分析。
第一次(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年轻寡妇,生活贫困,但身体还健康。
第二次(再到鲁镇):"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生活更为贫困,精神上也受到更大打击,健康状况不如从前了。
第三次(被鲁家赶出大门,沦为乞丐):"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精神已完全麻木,风烛残年,濒临绝境。
3.作者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造成悬念,形成对比,突出主题。
4.请给本篇小说所描写的人物进行大致的分类。
封建礼教的代表、害死祥林嫂的罪魁:鲁四老爷、祥林嫂的婆婆
害死祥林嫂的帮凶:四婶、柳妈、鲁镇其他冷漠麻木的民众
敏感、有良知,但软弱,退缩,圆滑世故的知识分子:"我"
封建礼教的受害者:祥林嫂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诡秘(guǐ) 形骸(hái) 炮烙(pào) 朱拓(tà)
B.镯子(zhú) 惊讶(yà) 搭讪(shàn) 呜咽(yè)
C.监生(jiàn) 正月(zhēng) 草窠(kē) 赎罪(shú)
D.谬种(miào) 恐吓(xià) 蹙缩(cù) 模样(m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歆羡 竣工 以儆效尤 源远流长
B.殓葬 赋与 摩肩接踵 寥若晨星
C.沧桑 残骸 徇私枉法 毋用置疑
D.荒谬 蜇伏 韬光养晦 自立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