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四2.1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1课时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四2.1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1课时 教案第2页

教学难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

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媒体内容与形式 课程导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电子白板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电子白板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电子白板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电子白板 教

计 师生活动 一、新课导入

  欣赏图片并思考哲学应该研究哪些问题

二、新课教授

1.情景探究

  (1)故事:形神之辩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肖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亡.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形--物质存在的东西。神--意识思维的东西。

问题:形与神谁先谁后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学生讨论探究,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略)

小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唯物主义: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

  唯心主义:思维(意识)决定存在(物质)

(2)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公元前370-前310)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你看,鱼是多么快乐呀!"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我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啊,你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呢?"

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我们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

这是"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

  学生探究,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略)

小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问题。

  可知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1. 问题探究

(1)人们做事情为什么总是先有计划后有行动?为什么有的计划和愿望能够实现,有的却不能实现,甚至会事与愿违?为什么不能只凭自己的意志行事?

(2)人们的实践活动,不管自觉与否,首先遇到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总会这样或那样解决思维和存在谁第一性的问题。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工作时,首先要承认自己的活动对象是真实存在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画饼不能充饥。要做好工作,应该努力使自己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美好、远大的理想与学习的现状)

  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

  (3)古时候我们的祖先完全不知道人体的结构,对于大脑的活动情况一无所知。他们对于做梦这种现象不能正确地理解,以为梦中出现的人的形象是离开自己身体的灵魂,人死了灵魂还存在。这种愚昧的想法,就是远古时代人类对所谓灵魂同物质世界的关系的一种解释。哲学是教我们怎样看待世界的总的学问,它当然要从根本上回答精神和物质,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探究。

  教师点拨(略)

小结: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哲学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练习

判断下列图示各属什么观点?

  (1)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

  (3)不可知论 (4)可知论

5.课堂小结

利用板书

6.当堂检测

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