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考查分析、计算及信息提取能力。涉及平衡常数、盖斯定律、NA、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 考查实验分析、设计能力,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铝和铁性质等内容 考查分析、计算能力,涉及平衡移动原理、盖斯定律、溶度积、电离常数等内容 29 考查信息提取、绘图及实验设计能力。涉及离子反应、原电池、实验设计及元素化合物知识 考查计算能力。涉及盖斯定律、原电池、盐的水解、电离平衡常数 考查电化学知识,涉及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书写、溶液除杂及有关简单计算。 30 考查实验分析、推理等能力,涉及气体分离、制备及性质验证等知识。 考查实验分析、设计、操作等能力,涉及粗盐提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电解食盐水、实验室制Cl2和H2等内容 考查化学实验分析、操作及物质制备流程图的分析能力,涉及及物质提纯与鉴别、仪器或装置选择、实验安全及铜、铁、硅等元素化合物内容 31 考查工艺流程的分析能力,涉及海水综合利用、电解、物质提取与制备等知识 考查金属冶炼问题,涉及高炉炼铁、炼钢的原理 考查金属冶炼问题,涉及电解铝的有关问题 32 考查电子排布式、分子结构、晶体类型等物质结构知识 考查电子排布式、键能、晶体结构及性质等内容 考查原子结构、杂化方式、分子及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33 考查推理、信息迁移及有机合成流程设计能力,涉及官能团、反应类型及有机物的性质知识 考查有机推理能力,涉及有机物性质、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等内容 考查有机推断能力,涉及官能团、反应类型、结构简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内容
二、探析试题命题特点
1、题型、题量稳定,保持了命题的连续性
三年来的化学试题都是由7道单项选择题、3道非选择必做题及3道选做题(解答时只做任一题即可)组成,总分78分,其中选择题占28分、非选择必做题占42分、选做题占8分,尤其是理综卷中的化学第9题都是考查的化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知识,进一步体现新课改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科技、关注环境的理念,再如30题都是实验题,31、32、33题依次为涉及选考《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试题,等等。这样的题型稳定结构有利于引导教师在认真分析考题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理念及教材的编排思路,大胆创新,勇于灵活多样地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尝试,避免了疲于应付高考多变而带来的"形式课改、内容应试"的教学思路。
2、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回避热点
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常见元素(钠、铁、铝、铜、碳、氮、硫、氯、硅等)及其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蛋白质等)的性质、化学实验及化学用语等知识,不但是化学的主干、重点知识,也是历年来高考命题的经典与热点知识。从山东课改后的高考命题来看,仍然是注重了对这些主干知识的考查,只是在每道试题中加大了知识点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当然试题的综合程度相应地就会提高,这样更易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灵活迁移解答问题的能力。
3、突出了对课改新增知识点的考查
盖斯定律、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聚氯乙烯、能级图、电子排布式、电负性、晶胞、π键、σ键、配合物、烯烃与炔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产物、不饱和度、光谱等知